本期我们分享的学员是来自上外附中9年级的F同学,他在今年5月SAT考试中成功斩获1540的高分!“低年级高分上岸”,他是如何做到的?关于学习SAT他有何诀窍?在澜大新橙学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?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~
出分记录:1460分(模考)→1540分(实考)
报名课程:SAT冲刺班
一、找出自己的薄弱点,快速攻克!
于我而言,SAT最难的是词汇。我的词汇题经常错,因此在备考阶段,我经常会加急背单词。
备考小Tips:
1.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词汇,并且有意识地去翻翻英语书,并且尽可能活用多义的单词,考试时才能精准地转译题目,帮助做题。
2.在和别人用英语交流时,用一些不常用但书面的词(虽然可能被当成nerd),帮助记忆。
3.对难题的理解要透彻。日常练习中可以反复钻研部分复杂的长难句,并且举一反三,投入到实战中。
二、从模考1460分→实考1540分,学SAT要用对方法!
Part 1:阅读
让我觉得非常棘手的应该是复杂的学术性概念,许多词我没见过,因此在理解时很难一一对应。其次就是一些长难句,夹杂着曲折句间关系。
最大的教训:别和单个单词死磕。
有篇讲量子力学的文章满屏都是看起来很熟但根本不会的词,我硬着头皮往下读,发现题目其实在考实验步骤的逻辑顺序。
后来我养成习惯:第一遍读文章时,注重人名、日期、观点转折点,像看悬疑小说一样追踪作者的推理线索,解题就轻松多了。
Part 2:文法
文法还是很公式化的。
我认为在备考时应该总结出规律,去背一些语法点一一对应即可,本质上还是量变引起质变——多做题,并在做题中剖析一些难题,加深印象与熟练程度。
Part 3: 数学
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困难,说实话读过初中的人就能做了,我认为关键在于把一些复杂的应用题情景转化成数学语言,并且活用desmos和计算器,余下的计算等就都很简单了。
Part 4: 攻克难题的关键思路
1.把难题记下来:特别是一些有趣的题,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,再见到类似的题,就能从原先的经验中类推。
2.求助老师 or 自己钻研:遇到难题时,可以积极求助老师,或沉下心来花时间钻研。我认为只要有效地做出题,并总结出经验,总是值得的。
死磕难题的过程虽然痛苦但特别重要!实在想不通的话,就带着具体的问题去问老师
重点是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卡在哪一步,而不是直接要答案。
3.别怕在难题上花时间:我有个特别深的体会——那些让你想破头的题目,往往藏着最值钱的东西:今天让你头大的题目,明天可能就碰到了。
三、在澜大新橙学习,受益颇多!
1.阅读方面:把题目拆解得很细,比如把题型分成主旨题、细节题、词汇题、循证题等等,每种题型都有对应的解题策略。
最让我受益的是长难句分析技巧!
老师会带我们逐句拆解那些绕来绕去的学术句子,标记主干、插入语和逻辑转折点。刚开始看到那种三行起步的复杂句真的头皮发麻,但在大量练习后,再遇到生词多、结构难的文章,至少能冷静地抓出核心逻辑,而不是被细节带偏。
2.语法方面:老师们总结了许多常考的语法点,比如标点规则等等。这些知识点如果自己刷题总结,我觉得可能要错很多次才能得出,但老师直接把它们系统化,配上真题例子,理解起来特别容易。
到后期,有些题甚至只看选项结构就能预判考点,真的轻松很多!
3.数学方面:给了很多我从来没想到过的思路,让我感觉非常实用又有趣!
四、给SAT分数卡在瓶颈期同学的实用建议
1.必须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系统
建议将最近5-8次模考的所有错题进行多维分类,不仅要统计错题类型,更要分析错误原因。🔎 比如:
①阅读部分:要区分是信息定位失误、逻辑推理偏差还是长难句理解障碍。
②数学部分:要辨别是知识点漏洞、计算失误还是题意理解偏差。
这种诊断式的分析往往能暴露出我们意识不到的深层问题。
2.锻炼思维
平时碰到一些问题就去深层次地思考;同时在日常积累一些学术性的或是哲学性的概念,方便考试时熟悉。
以上就是F同学SAT的备考经验分享,大家是不是都有所收获啦!想和F同学一样拿下高分?快扫码添加澜大教育老师get同款课程吧!
电话:400-963-5018
地址:上海黄浦区汉口路266号申大厦11楼
交通:地铁2、10号线南京东路站3号口
Copyright ©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
Copyright ©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