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雅思考试中,阅读部分常被视为zui具挑战性的板块之一。它不仅考验考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,还暗藏诸多陷阱,容易让考生在答题时迷失方向。这些陷阱往往隐藏在题目的细微之处,稍不留意就可能出错。因此,掌握常见的陷阱类型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,对于提升雅思阅读成绩至关重要。本文将深入剖析雅思阅读中常见的陷阱,并提供实用的应对方法,帮助考生在考试中保持清醒的头脑,避免不必要的失误,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。
雅思阅读中,出题者常常会在选项中故意替换一些关键信息,使得选项与原文内容相似但不完全一致,从而误导考生。例如,选项中可能使用与原文相同的词汇,但在语义或逻辑上却有所偏差。
实例分析:
在一道选择题中,原文提到“the blind not only figured out meanings for each line of motion, but as a group they generally came up with the same meaning at least as frequently as did sighted subjects.” 选项C却写成“worked together well as a group in solving problems”,这里将“理解运动线条的意义”偷换为“解决问题”,误导考生。
数字在雅思阅读中常常被用来设置陷阱。选项中可能会直接引用原文中的数字,但这些数字可能与问题无关,或者被移花接木地使用。
实例分析:
题目中提到“each employed a staff of 500 clerks”,而原文中提到的是“500 clerical employees in four parallel divisions”,数字500虽然在原文中出现,但其含义却被偷换。
有些选项可能与文章内容相关,但表述过于模糊或笼统,难以确认其正确性。这种选项容易让考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选择错误答案。
实例分析:
题目要求判断某个观点是否正确,选项中可能使用“generally”“usually”等模糊词汇,而原文中可能使用了更明确的表述,考生若不仔细对比,很容易被误导。
出题者有时会在选项中设置一些与文章内容完全无关的信息,这些信息可能是考生未曾见过的概念,或者是对原文的过度解释。
实例分析:
在一道选择题中,选项可能提到“the study proved that the new method is superior”,而原文中并没有提到“superior”这一结论,这种无中生有的选项容易分散考生的注意力。
雅思阅读中,出题者常常利用代词的指代关系设置陷阱。例如,代词可能指代前文的某个概念,但考生如果没有仔细阅读上下文,可能会误解其指代对象。
实例分析:
题目中提到“the new policy government has nominated to deal with the increasing counterfeit can be regarded as ineffective”,考生如果不仔细分析句子结构,可能会误选“ineffective”,而正确答案是“increasing”。
在做题前,务必仔细阅读题目要求,明确题目考察的内容。例如,题目中可能提到“根据文章内容判断”或“选择zui符合原文的选项”,这些要求可以帮助考生缩小答题范围。
在阅读过程中,快速定位文章中的关键词或同义词是避免陷阱的关键。考生需要通过扫读技巧,快速找到与题目相关的段落或句子。
对于每个选项,考生需要仔细对比原文内容,确认选项中的信息是否与原文一致。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正确的选项,更要小心谨慎,避免被偷换概念或模糊表述所误导。
在阅读过程中,注意文章中的转折词(如“however”“but”)和限定词(如“all”“some”“most”),这些词汇可能改变句子的含义,从而影响答案的准确性。
备考过程中,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这些陷阱,并总结经验教训。每次做完练习后,仔细分析错题原因,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。
雅思阅读部分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让许多考生望而生畏,但通过深入了解常见陷阱并掌握应对策略,考生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一挑战。记住,识别陷阱的关键在于细心和练习,而应对策略的运用则需要灵活和应变能力。在备考过程中,考生应多做真题,总结经验,培养对陷阱的敏感度。同时,保持积极的心态,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,逐步提升阅读能力。
电话:400-963-5018
地址:上海黄浦区汉口路266号申大厦11楼
交通:地铁2、10号线南京东路站3号口
Copyright ©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
Copyright ©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