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许多零基础的考生来说,GMAT考试可能显得既神秘又充满挑战。然而,只要掌握正确的备考方法和策略,GMAT考试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山。本文将为零基础的GMAT小白提供一份全面的备考指南,帮助你从零开始,系统地准备这场重要的考试。
一、了解GMAT考试
(一)考试结构
GMAT考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:
分析性写作(AWA):考核批判性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,1篇作文,满分6分(不计入总分)。
综合推理(IR):考核分析数据和解读不同形式信息的能力,12题,满分8分(不计入总分)。
定量推理(Quant):考核数学推理、解决定量问题和解读图形数据的能力,31题,满分51分。
文本逻辑推理(Verbal):考核阅读理解、编辑能力和理解书面论点的能力,36题,满分51分。
(二)考试形式
GMAT是自适应考试,题目的难度会根据考生的回答自动调整。因此,每道题都很重要,答对一道难题会提高后续题目的难度和分数。
二、备考时间规划
(一)备考周期
官方建议的备考周期为6周,但中国考生的平均备考周期通常在2到3个月之间。如果你有较长的时间,可以提前规划好学习策略。
(二)时间分配
语文(Verbal):50%
数学(Quant):45%
综合推理(IR):3%
分析性写作(AWA):2%
将复习任务分层:整体目标—月目标—周目标—日目标。单科做题时,要有识别架构完整与否的过程,再次才是识别架构下面的内容有无问题,切勿断章取义。
三、备考资料选择
(一)官方指南(OG)
官方指南是备考的选资料,包含约900道题目,供考生逐一攻克。
(二)模考软件(PREP)
GMAC官方提供的模考软件,界面与真实考试相似,建议在备考后期进行模考,以测试自己的真实水平。
(三)难题300
该库包含从高分池挑选出来的300道真题,帮助考生挑战自己,体验真实的高难度考题。
(四)其他推荐资料
《GMAT高频核心词汇》:核心词汇资料,帮助考生积累词汇。
《批判性推理考典》(The Critical Reasoning Bible):PowerScore出品,涵盖不同批判性推理题型所需的所有答题策略,并提供详尽的答题解析。
《GMAT句子改错解题指南》(The GMAT Sentence Correction Strategy Guide):Manhattan Prep出品,提供了解答句子改错题所需的完整英语语法概念,并提供官方指南考题中的答题解析。
四、备考策略
(一)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
如果你对自己的备考路径依然感到迷茫,可以寻求专业的指导,例如获取30天的GMAT备考计划表,帮助你系统地进行学习。同时,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的课程,以便更高效地掌握核心知识。
(二)合理利用模拟测试
模考是备考期间不可或缺的环节。
PREP1 & PREP2:可多次重置并练习,但不宜过度,以免重复性题目影响练习效果。
PREP3-6:仅可重置一次,建议考生在接近考试日期时使用。模考时要将焦点放在练习考试流程上,而不是过分关注模考分数。
(三)背单词和长难句的提前准备
在备考的初期,建议提前掌握高频单词和长难句,这将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。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,词汇和句型的积累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解题效能。
(四)机经的合理使用
许多考生倾向于依赖机经(汇集考试真题的资料),但过度依赖会限制自身能力的提升。可以在考前的2-3天内适量刷机经,但切忌背诵答案。在做数学题时,要多进行思考,理解解题步骤,而阅读部分则需要分析逻辑框架。
(五)实时答疑与社区支持
除了自主学习,参与GMAT备考群与同伴互助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在群里,你可以与他人分享学习资源,收集问题答案以及获得备考建议。
五、常见备考误区
(一)过度依赖背单词和扩充知识面
背单词非常耗时耗力,而且容易忘记。即使记住了单词,也不一定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具体含义。GMAT考试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,而不是单纯依赖知识面的扩展。
(二)盲目相信题海战术
题海战术并不一定有效,尤其是如果考生在做题过程中没有深入理解和总结,只是机械地刷题,效果会大打折扣。每次练习时,集中注意力,确保每个问题都理解透彻后再进行下一个。
(三)忽视备考周期和计划
备考周期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备考效果。建议备考周期为2到3个月,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。定期进行模考,评估自己的备考进度和成绩提升情况。
(四)过度依赖鸡精和备考资料
GMAT考试的题库不断更新,依赖鸡精和过多的备考资料可能会导致考生陷入误区,无法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。选择官方和权威的备考资料,注重自主学习和思考。
(五)忽视综合推理和分析性写作
综合推理和分析性写作虽然不计入总分,但在申请商学院时,招生委员会也会参考这些部分的成绩。定期练习这些部分的题目,确保在考试中能够顺利完成。
(六)过度自信和低估考试难度
GMAT考试不仅考察英语能力,更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,难度较大。即使英语基础较好,也需要系统学习和练习,提升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。
备考GMAT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,考生需要避免上述常见误区,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,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,注重质量而非数量,全面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。通过科学的备考方法和持续的努力,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在GMAT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。希望这份指南能为零基础的GMAT小白提供实用的指导,帮助你在备考路上少走弯路,顺利达成目标。祝你备考顺利,考试成功!
电话:400-963-5018
地址:上海黄浦区汉口路266号申大厦11楼
交通:地铁2、10号线南京东路站3号口
Copyright ©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
Copyright ©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